据国外媒体报道,潜在的支持生命存在的外行星可能比科学家想象中少得多。一项新研究表明,许多红矮星周围“宜居带”上的类地行星实际上太热而没有生命。该研究的第一作者,新泽西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研究人员James Owe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先前关于质量与地球相似的星球适合居住的假设,只是因为它们位于宜居带。然而,当考虑到这些行星在数十亿年里是如何演化的,就会发现这个假设是不真实的。

红矮星比太阳小且暗,银河系中1000亿颗恒星中约75%都是红矮星,这些恒星中的大多数在宜居带有岩石行星。科学家认为这些行星通常是在约占行星总质量1%的氢氦环境中诞生的。研究人员表示,这些厚厚星际气体将会圈住大量的热量,使得这些行星太烤而不能繁衍生命。但红矮星是极为活跃的恒星,传统观念认为它们强大的辐射会相对迅速地赶走行星上大部分的气体,使得表面温度在一个适宜居住的水平上。

Owen和他的同事发现,对红矮星可居住区内的行星来说,在大部分时间里,这可能不会发生。研究人员的计算机模拟显示至少与地球质量一样重的行星有足够的引力强度来抓住它们的大部分大气。该研究小组的成员表示,失控的温室效应可能存在于这样的行星上,使得它们不适合长期居住。但对那些希望生命广泛存在于银河系和宇宙中的人们来说,也有一些好消息。建模工作表明较小的行星有更好的前景——像火星大小、质量为地球质量11%的行星。

研究发现,这些行星位于红矮星的居住区,可能无法守住它们的大气,因此其表面将变得足够温和而出现生命。研究的合著者Subhanjoy Mohanty在同一份声明中表示,最近的系外行星研究发现提示,在红矮星周围,相比于像地球这样质量大小或更大的行星来说,系外行星中质量更低的行星可能更常见。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确实存在大量潜在的可居住行星围绕着这些凉爽、红色恒星公转。(罗辑/编译)

关键词: 红矮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