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电影行业遭受重创。尤以产业链下端的院线行业受损最严重:全国影院暂停营业,制片和宣发基本停滞,预计今年中国票房损失将超300亿元人民币。送外卖、做微商、开抖音、办网红培训班……从业人员使出浑身解数,在全国其他行业已复工复产的“后疫时代”,挣扎求存。

就在中国电影去年总票房达到642.66 亿元、高居全球第二位之际,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导致全球行业停摆,整个产业链均受重创,上游资金无法流动,电影制作工作难以完成,对于处在结构调整期的影院而言更是“雪上加霜”。截止5月2日,今年中国电影票房仅报22.4亿元,同比去年同期的244.4亿暴跌220多亿。跌幅超过90%。

影院停业的第88天,济南某知名影院经理文洁(化名)发了一条抖音:“活下去,是唯一的愿望”。她告诉记者,除了极少数影院在3月底短暂恢复营业数日外,全国上万家影院已经超过三个月没有任何票房收入。很多影院裁员只剩下经理和财务,所有从业者包括电影人都陷入了一种极度紧张、焦虑状态。她的前同事发了条朋友圈,说梦见影院恢复营业,大堂里熙熙攘攘的人群让他欣喜。但很快就不让放映了。“混乱当中他醒了,陷入了现实的荒芜。这是中国10000多家影院经理们共同的噩梦!”

“已经三个多月没有任何收入了,我刚注册了送外卖的账号,影院的很多同事都做了外卖骑手。”李星(化名)是一家院线的山东区域销售经理,因为疫情,他所服务的院线在山东的所有影院全部停工至今。唯一可变现的就是为春节假期储存的饮料、零食和爆米花,他和同事摆了地摊已将货品全部处理掉。如今为了减轻养家还贷的压力,不得不送外卖求生存。

文洁说,如今影院经理全部在做第二副业自救,送外卖、做微商;开拓“影院婚纱摄影”新业务;还有跟同样身处困境的导演朋友联手开网红培训班。文洁自己也开了抖音、微博,“下一步准备开直播,尝试卖头脑里的知识,得努力在复工之前活下去。”

复工成本大增影院恐难撑

盼复工,但也对复工后的影院前景忧心忡忡。李星给记者算了一笔成本账,以其济南一家影院为例,影院面积3000平方米,地处非核心商业地段,每月房租最低要10万元。因为没有复工,影院房租可以暂时拖着没交。但一旦复工,首先就要缴纳4个月房租,另外一个大头就是水电费,人工费、物业费,一项都不能少。

“复工之后,消费者对到影院观影肯定有所顾虑,重磅影片也不会选在这个时候上映,可以预见票房肯定好不了。”李星担忧地说,如果复工后每天仅有一两千元的票房,这很难维持一家影院的正常运转,影院可能真的就撑不下去了。如果院线在全国有100家影院呢?李星说,一旦资金链断裂,影院关门潮势在必然。

而就在4月17日,拥有12个放映厅的天津橙天嘉禾影城已经宣布永久闭店。该影城已经开业7年,在2019年还收获了1717万票房。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司若在接受香港文汇报专访时表示,其实中国影院在新冠疫情前就存在问题:2019 年中国产生场次的 11469家影院中,全年票房不足 500 万的影城数量占比63.79%,“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影院无法盈利。”虽然2018年中国银幕数突破 60000 块,居全球第一,但影院的上座率、场均人次、单厅收益等数据都面临挑战。司若称,新冠疫情前影院暗藏的经营危机,加上连续几个月的关停状态,中国影院可能会迎来一波倒闭潮。

同时,因疫情而造成的诸多影片积压也导致未来电影上映和票房充满不确定性。“可以预期,疫情过后上映时会面临更大的竞争,稀释所有影片的票房利润。部分电影也许会为了保证投资回收而选择线上播出。总之,中国乃至世界电影市场都会迎来更为严苛的优胜劣汰过程。”

就在4月29日,国家电影局召开会议指出,疫情对电影产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也是在倒逼电影产业改革升级。但中国电影发展长期向好的条件和环境没有改变,中国电影仍然处在黄金发展期,投资不会离场,人才不会离场,观众不会离场。下一步政策端将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提出包括财税、租金、金融服务方面扶持。

“昨天有位影迷发微信说,如果哪天影院需要捐款,一定告诉她。”文洁感叹,影迷的支持让自己在行业的寒冬时刻感到浓浓春意。为此她也会坚守下去。如今她最大的心愿,就如贾樟柯所说:“以经历过新冠疫情的名义,诚实而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盼望我们早日回到电影院,肩并肩坐在一起。这是人类最美的姿态。”

灯塔研究院近期推出的《万物复苏,向阳生长 ——2020年中国电影市场复苏策略报告》显示:八成观众对影院观影意愿强烈,且核心观影用户将以20-29岁的高频观影男性为主。其中,25岁以下四线城市年轻男性的影院观影态度最为积极,认为“现在就可以去电影院”。同时近半数用户表示疫情结束后观影频率会有提升。

报告称,中国电影市场的复苏节奏将会呈现为逐步的过程,虽然用户观影频次会有一定补偿性增长,但大概率不会出现报复性消费和爆发性增长。喜剧类型仍然是观众疫情后影院观影的首选,在口碑相同的情况下,26%的观众选择喜剧类型,其次是科幻、动作和悬疑。

“网民关于重返电影院等复工讨论增多,也反映出线上观影仍不能完全代替线下观影体验,优质电影产品依然是民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刚需’。”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司若表示,虽然互联网渠道和网络观影模式会带来产业变化,但影院观影仍无可替代。尤其是视效大片,影院带来的视听享受无法通过独自在家小屏观看获得。此外,“大众对于能够进入集体热点讨论的影片,如《我不是药神》,依然愿意进入影院观看,就是不希望在话题讨论的时候自己成为沉默的螺旋,而是通过在集体观影中得到共鸣和交流。” 不过,她也预测,疫情之后,互联网的使用面会进一步拓宽,届时中小影片进入互联网发行将会成为一个重要渠道。

关键词: 中国电影行业损失